大众版

员工版

搜索
治未病健康体检中心
名医门诊
招聘系统
大众版 员工版

预约

挂号

出诊

信息

科室

导航

报告

检查

微信

头条

肿瘤科

发布时间:2022-04-12 来源:点击数:

分享到:

肺癌

  

肺癌是指原发于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它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对185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的2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显示估计,2020年全球有220万新发肺癌病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1.4%)和180万肺癌相关死亡病例(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18%),其中,肺癌在男性群体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于首位,女性群体内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居第3位,死亡率低于乳腺癌居第2位。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最常见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5%),5年生存率低于15%。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近5年内,收治肺癌患者8031例,采用中医、中西医治疗方法,集中医、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一体的肿瘤临床专科治疗。提倡“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理念,将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医学最新诊疗技术相结合,采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多途径给药的特色方法治疗,在专病研究治疗中,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研制了系列抗肿瘤中药,疗效显著。科室作为牵头单位起草化疗后静脉炎中医专家诊疗共识和放射性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治疗方法:

1)放化疗等治疗无效的中晚期肺癌:我们主要采取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中医内外治法进行治疗,争取“人瘤共存”,稳定瘤灶,甚至“人存瘤消”,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我们将肺癌辩证分型为脾虚痰湿型、痰热壅肺型、阴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这些证型基本涵盖了放化疗等治疗无效的肺癌的证型,辨证口服中药,同时静脉输注适宜的中成药,并发挥中医外治特色,选择穴位贴敷、中药膏剂(或水剂)外涂、针灸治疗等综合方法来治疗。

2)肺癌并发症:如肺癌并发脑转移、骨转移、放射性肺炎、癌性发热、胸腔积液,化疗过程中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咯血等。我们针对每个并发症的特点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如骨转移疼痛,我们以辨证基础,加用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之法,辨证主方加补骨脂、骨碎补、丹参、预知子、元胡、土元、郁金、白芍等,并将我院自制复方止痛膏,根据疼痛发生的频率、程度及部位,局部外敷,效果比单纯服用止痛药好,而且可以减少吗啡类止痛药的剂量,减轻其副作用。对于化疗过程中的消化道反应,我们辨证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立健脾和胃降逆之法,予橘皮竹茹汤加减口服,并双侧足三里、双涌泉穴位贴敷本专科自制中药,或药物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恶心、呕吐等常见的消化道副反应疗效肯定。对于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我们在专科科学术带头人王晞星教授和刘丽坤教授的指导下,分析化疗后患者常见的症状,总结辨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立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之法,创我院制剂芪精颗粒(曾用名升白颗粒),临床应用近十年,疗效肯定;除口服药外,我们予双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对于恶性胸水的治疗,以辨证基础,加用利水逐饮法,辨证主方加猪苓、葶苈子、桑白皮、生苡、泽兰、白花蛇舌草等,同时予中药注射液胸腔内注射,疗效要较单纯化疗药或生物制剂腔内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现在正在进行放射性肺炎新药沙百润肺颗粒的临床前研究、化学性静脉炎新药复方藤芷膏的药学、药效学研究。

疗效评估:

通过合理应用肺癌诊疗方案治疗肺癌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我们将改善肺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增加化疗的顺利通过率作为肺癌疑难病疗效评价指标。综合好转率75.32%、主症好转率为78.2%,死亡率2.5%,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3%。通过治疗,肺癌疑难病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生存期得以延长,临床疗效的提高说明中医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期间的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

研发针对肺癌的中药制剂益气散结胶囊,肿瘤相关并发症放射性肺炎,获得专利1项。发明治疗放射性肺炎新药沙白润肺颗粒,该药已完成药学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成型工艺研究,临床前研究。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为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致死率均较高,相关数据调查指出,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60%。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便血、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等症状。我院近5年内结直肠癌入院病例为2025例。我们应用结直肠癌诊疗方案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直肠癌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直肠癌诊疗方案的核心技术包括: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与放化疗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中医诊疗手段及处理措施,中成药使用的治则、治法及适应症,中医特色疗法等。科室作为牵头单位启动大肠癌肝转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修订。

治疗方法:

1)放化疗等治疗无效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我们采取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中医内外治法进行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采用临床辨证分型,对证遣方择药,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外治的“三合一”疗法,随时调整用药。将结直肠癌辩证分型为湿热蕴结型、脾虚湿盛型、脾虚气滞型、肠腑不通型,这些证型基本涵盖了放化疗等治疗无效的结直肠癌的证型,辨证口服中药,同时静脉输注适宜的中成药,并发挥中医外治特色,选择穴位贴敷、中药膏剂(或水剂)外涂、针灸治疗等综合方法来治疗。

2)结直肠癌并发症及结直肠癌恶病质:如低位性肠梗阻、腹水者、黄疸者等。针对每个并发症的特点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如晚期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合并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由于腹腔广泛转移,很难耐受手术治疗,因此其严重后果是造成完全性梗阻,危及生命。如何改善不完全性梗阻的症状,延缓进展至完全性梗阻的时间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问题。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应对思路是六腑以通为用。目前的措施主要为以下方面:口服汤药的应用,我们对于肠梗阻主要辨证为脾虚气滞,立益气健脾,行气通腑之法治疗;灌肠法:给予承气汤类,直肠滴注,以行气解毒通腑;体针疗法:选用一些穴位针刺治疗,如足三里穴等;外敷法:选用合适的中药脐部外敷、腹部外敷,促进肠蠕动,延缓或减轻粘连。合并腹水者辨证基础上联合健脾利水口服汤药:实脾饮加减。生黄芪、党参、苍术、猪苓、生苡仁、车前子、大腹皮、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龙葵、菝葜、甘草。外治法:中药注射液腹腔注射,元明粉醋调外敷神阙穴并黄疸者辨证基础上联合利胆退黄,化湿祛瘀。口服汤药:热重于湿者,茵陈蒿汤加减;胆腑郁热者,大柴胡汤加减。常用药物:茵陈、栀子、大黄、柴胡、郁金、香附、丹参、莪术、鳖甲等。

重点病种研究——“肿瘤相关并发症放射性直肠炎”十年磨一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共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相关专利2项,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1个。防治放疗相关性放射性直肠炎的肠瑞灌肠剂,完成成果转化,已进入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并获得国家专项财政支持。团队先后进行了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肠瑞灌肠剂的药学研究、主要药效学研究,放射性直肠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肠瑞灌肠剂防治放射性直肠炎小样本临床研究,灌肠技术的优化,肠瑞灌肠剂多中心临床研究,推动药物研究验证推广。

疗效评估:

通过合理应用结直肠癌诊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我们将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增加化疗的顺利通过率作为结直肠癌疑难病疗效评价指标。综合好转率76.75%、主症好转率为78.8%,死亡率0.6%,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3.7%。

通过治疗,结直肠癌疑难病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时间延长,化疗的不良反应降低。

 

 

胃癌

 

癌是指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排名第五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胃癌是消化道肿瘤中的常见肿瘤,据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胃癌发病人数为109万,死亡人数为77万。而在中国,胃癌死亡人数为37万,占癌症死亡病例的12.4%,其中男性胃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居第3位;女性胃癌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我院近5年胃癌入院病例达2023例,应用胃癌诊疗方案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胃癌诊疗方案的核心技术包括: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与放化疗等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中医诊疗手段及处理措施,中成药使用的治则、治法及适应症,中医特色疗法等。

治疗方法:

1)放化疗等治疗无效的中晚期胃癌:我们主要采取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中医内外治法进行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本专科采用临床辨证分型,对证遣方择药,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外治的“三合一”疗法,随时调整用药。将胃癌辩证分型为肝胃不和型、痰毒瘀结型、肝胃阴虚型、脾虚气滞型、气血两亏型,这些证型基本涵盖了放化疗等治疗无效的胃癌的证型,辨证口服中药,同时静脉输注适宜的中成药,并发挥中医外治特色,选择穴位贴敷、中药膏剂(或水剂)外涂、针灸治疗等综合方法来治疗。

2)胃癌并发症及胃癌恶病质:如胃癌并呕血、癌性疼痛等。针对每个并发症的特点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如呕血在辨证基础上联合和胃降逆止血加黄芩炭、大黄炭、茜草、仙鹤草、三七参、地榆、白及等,配合中成药云南白药胶囊配合口服。癌性疼痛给予活血理气止痛,逍遥散、金铃子散加减,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百合、乌药、川楝子、元胡、五灵脂、砂仁、莪术、甘草;胁痛加郁金、片姜黄,配合中成药南星止痛膏,痛处局部外贴,自制中药止痛擦剂,患处外涂,针灸合谷穴、阿是穴等,癌痛疗效要较单纯西医治疗治疗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且和西药止痛药合用,能减少西药用量。(3)晚期胃癌恶病质:晚期胃癌患者恶病质发生率高达80%以上,是胃癌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西医以营养支持治疗为主,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确能改善晚期胃癌恶病质患者一般状态。采用多手段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法。①中药汤剂口服。以脾虚为辨证的基础,随证加减口服汤药的治疗手段。②中药汤剂直肠滴注。对合并消化道梗阻,或不能口服中药的患者采取肠道给药的方法。③中药外敷。对存在胸腹腔积液、肠梗阻、疼痛、发热等症状的患者,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腹部外敷、穴位外敷/脐疗。④针灸及穴位注射。选用特定穴位针刺治疗或穴位注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⑤中药注射剂静脉点滴。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控制肿瘤生长。⑥心理治疗、食疗等。

疗效评估:

通过合理应用胃癌诊疗方案治疗胃癌疑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我们将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增加化疗的顺利通过率作为胃癌疑难病疗效评价指标。综合好转率68.96%,主症好转率为75.5%,死亡率2.5%,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2.3%。

我科不仅研发了针对胃肠道肿瘤的二藤散结胶囊,临床效果显著;还参加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计划重点新药创制专项基金研制新药——甲磺酸阿帕替尼片2014年10月上市,合作开展“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胃癌的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登记临床研究”,“全国多中心IV临床实验(Ahead-G201研究)”及CSCO——恒瑞肿瘤研究专项基金“阿帕替尼序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参与上海同济大学肺科医院二线胃癌“卡瑞丽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比紫杉醇或伊立替康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随机、开放、对照、多中心2期临床研究”项目。

通过治疗,胃癌疑难病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生存期得以延长,临床疗效的提高说明中医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期间的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

 

 

 

 


出诊信息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专科专病

健康体检

健康科普

出诊信息

就医须知

医院位置

专科专病

健康体检

健康科普